• 12 Nov 2015

    Jerome

    | Nov 12, 2015 | 會員心聲

    大家好.我是jerome, 來自廣東.本來是應該在讀大二的,但是今年我休學一年出來了.原因就是在學校我很抑鬱,過度焦慮. 自我感覺我是自初中開始就已經有這樣跡象了,但是以前我真的不知道.只知道自己是一個特別容易緊張的人,做事說話都是如此.比如跟朋友交流,上臺講話或者是老師提問.因為我是在農村的學校讀書的,所以很多人都不懂這些心理方面的東西.並且我更不可能跟父母講這些問題.所以我從初二的時候就開始有失眠的現象,特別是到了每次考試的前一個晚上更是嚴重.所以這些現象都是我開始抑鬱和焦慮的跡象.因為我每次都是給自己很高的要求,甚至現在我才知道我有完美主義的傾向,所以使得我高中和初中回憶起來都是在痛苦之 ...

    了解更多

  • 2012年3至4月份 「自助模式壓力管理系列 (焦慮篇)」課程極盡發揮其宗旨,教導學員了解自己,了解精神上的困擾,從而先自助脫困,再向身邊的人提供援助和資訊,很值得繼續開辦此類課程。兩位講者極富經驗,並且提供很恰當的意見和指導,課程也很恰當。希望繼續有相關課程開辦。   幫助我更加了解自己,亦加深認識解決情緒問題方法。   很感謝各老師尤其張希寧女士和林崇綏博士盡心盡意盡力的教導及演繹,特別是林博士在手術後仍極力及盡責出席教導學員,很專業。覺得自己因婚姻及往事引致的情緒波動的關鍵時刻能遇上這適時適切的課程很感恩。很感謝課程 is beyond theory and example. There ...

    了解更多
  • 12 Nov 2015

    我認為「無限潛能」課程提供了個人教育和知識、自助的選擇和支持。   在「無限潛能」課程中,課前課後評估及個人檔案、十課互動課程和真人見證最令我感興趣。 這課程增進我應付憂慮和壓力的能力。   我會繼續使用和建議其他人使用這個網站。   課程內容容易理解,短片和配音對我理解內容有幫助,我能明白內容。   課程內容令我十分感興趣,能激勵我開始行動。   第二課的鬆弛技巧和第三課的呼吸練習對我很有用。   第五至七課內容切合主題,我會使用課程內的內容。   優質睡眠這一課對我來說很有用。   課程提供了支持和了解給我和我的家人。 ...

    了解更多

  • 我滿意課程提供的教材,而且課程內容、課程安排合理、教師態度認真。   教師們的專業知識水平,能助我學懂知識,課程中的練習和指導有助我的理解及掌握。   教學內容對我的工作及生活有幫助。   明白這個課程所教的內容,滿意這個課程。   我滿意這個工作坊的課程。   如學院再開辦進修課程,希望開辦同類型的課程,或社交活動,同樣有交流、互動的。課程非常好,可以領引我進一步學習,認識自己的問題所在。   希望此課程可延續。如能多些實踐性的練習則更易掌握所學的內容。 建議課程盡量安排在日間。 ...

    了解更多
  • 04 Sep 2015

    靜靜的家

    | Sep 04, 2015 | 輔導的天空

    一位年輕人,生長於一般平凡的家庭中。父母為工作早出晚歸,下班後,父親會打掃地方,母親則買餸煮飯及飯後洗碗。父母都是安靜的人,很少講話。這位年輕人,還有一位姐姐,姐姐讀書很勤力,但還是趕不上進度,於中學畢業後,便出來當售貨員。姐姐上班時,主要是介紹貨品的好處和使用方法,故需不停講話。本身內向的她,在面對不斷需要講話的工作,每每回到家時,已是精疲力竭,家中絶少聽到她的聲音。年輕人見到家人各有各忙,也沒有打擾,自己回到書房拼搏讀書。 這個家雖然沒有「禁聲」的規則,但有「禁聲」的效果。當中的人會走來走去,也會「靜靜地」為這個家付出。有的為家人煮食,有的為住屋租金或家庭雜費開支努力賺錢,有的為將來能找一 ...

    了解更多

  • 現今社會,衣食住行的使費不斷增加,人工的升幅卻追不上這些通脹,人們的購買能力下降。加上現代工時比上一代長,生活節奏又急速,人們的精神生活質素正受著前所未有的威脅。 在這時刻,若我問:「你除了為自己的物質生活著想外,有否想到向外關心別人呢?」你可能會回答說:「我平日忙於上班,下班後的休息時間已不夠,哪裡有時間和心力去關心別人呢?就算以捐款方式來關心人,但自己的生活開支那麼重,其實我也想別人資助我呢!」 是的,今時今日,在關心別人之前,我們需要先選擇過一個簡約的生活,才能夠騰出金錢、時間和體力去關心別人。 簡約家居設計 有些人在有錢時,便想到先投資在居住房屋上,譬如說:買個更大的、可望海的單位,擁 ...

    了解更多
  • 04 Sep 2015

    轉移視線

    | Sep 04, 2015 | 輔導的天空

    輔導是個助人的工作,引導人去接觸和認識自己、認識世界、認識生命,同時發現自己,也發現這個世界,繼而較能有意識地作出選擇與反應,減少被盲動情緒所限制。  有時我會自問:「我是否也努力去認識自己、認識世界、認識生命呢?」若單單助人去認識這些,而自己卻閒散於去了解,對這一切不聞不問,那豈不是自相矛盾嗎?若我一味關心別人,對外邊的人虛心有禮、客客氣氣、處處關心、每事體諒,卻對同事或家人容易生氣暴躁,常常覺得他們不明白自己,又甚或對自己缺乏照顧,常頭痛失眠的話,這究竟反映了什麼呢?是否親疏有別?愛心限送呢?抑或是想透過關注其他事情,來轉移視線,而不肯去接觸那真正需要處理的深層的事呢?  ...

    了解更多
  • 04 Sep 2015

    本篇會跟大家分享一個較實際的話題------錢。我想,若打算以輔導為職業的朋友,這方面不能不考慮呢! 輔導員的開支 輔導員也需要衣食住行,也需要生活,日常開支需要錢來支付。加上輔導這行業,需要不斷更生及深化知識與技巧,不斷上課進修及參與督導課,故在輔導員收入當中,需預留這一部份的使費。然而,越是參與一些大師級的課程或指導課,所繳交的學費越貴。簡單來說,輔導工作除了需要投入心思和精力外,還需要在進修上,作不斷的投資。 不能賴以糊口的工作 經驗中發現,有一些受助者使用他們經過努力賺來的錢,來繳付輔導費時,較會珍惜及投入於輔導過程當中;相比,若是以免費或非常低廉的價錢而獲得的輔導服務,有時則有反效果 ...

    了解更多

  • 續上篇,本篇會繼續跟大家分享,輔導員在不同的生活維持方式下,所產生各種不同的工作模式。 副業模式 有些輔導員在參與輔導工作以前,本身已有一份正職,或於某行業工作了十多、二十年之久,成為該行業的專業,如:老師、社工、牙醫、護士、建築師、銀行高級職員、工務員等等。通常,他們在工作之餘,正式進修了一些輔導課程,並於完成實習後,利用正職以外的時間,來參與輔導工作。 由於他們的正職多屬於全職性質,故他們的收入也較為穩定;而輔導工作,則可視乎他們有多少工餘時間和精神體力,來決定他們可以參與輔導工作的多與少。 這種參與輔導工作的模式,好處是他們能夠做到自己喜歡且感意義的助人工作之餘,又可有穩定的收入來源。但 ...

    了解更多

  • 不知道你對本篇的標題有可感想呢?或許一般與輔導有關的文章,大都是分享輔導員在工作上一些對人、對事及對世界的反思,但其實,輔導員平日也需吃人間煙火。跟據我和我所接觸的輔導員經驗所知,輔導員的生活經濟來源可有以下幾種途徑: 全職當心理輔導員 現時社會上已有一些機構,開設心理輔導員的職位。可惜的是,由於見輔導在華人社會仍未成氣候,社會文化對輔導服務還有很多負面的看法,故職位數量的提供有限。 此外,見個案本身是一個極之勞心勞力的工作,當中需要許多時間來沈澱、安靜、反思及做記錄。但很多時,機構未能容許員工在工作時間內進行這些事情,且會要求員工兼顧很多輔導工作以外的行政工作。若再加上機構是以追求個案及輔導 ...

    了解更多